2)第八四四章 深远_永不下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如月球、火星看一看,又要过多久,才能走出太阳系呢?毕竟以现有的技术,从太阳系出发,恐怕要经过几千年才能抵达另一个行星系,距离太远,旅途太长。”

  “我也想知道,这个嘛,可能要去问一问白大褂们。”

  人类,究竟什么时候,才能离开太阳系的家园,探寻更广袤的宇宙,仰望湛蓝如洗的苍穹,方然的思维,仿佛一下子跳出了狭小的“里世界”,视角,越来越高,直到离开盖亚,俯视小小环球,又扭头看向漆黑一片的深邃星空。

  要走出太阳系,甚至于,抵达更遥远的世界,人类现有的技术水平,

  显然还太微末了一些。

  既然有共同感兴趣的话题,方然就和娜塔莎聊起来,从人类最早的航天探索,尤里*加加林,到理联与联邦的太空竞赛,人类第一次登月,再到旧时代末年的深空探测、火星探索研究,然后便戛然而止。

  西历1509年,以此为分水岭,人类的太空探索活动大不一样,动机也大不相同。

  在1509年之前,航天、太空探索,要么是出于冷战时代的郑智需要,要么是科技界与资产家的彼此利用,效率其实很一般。

  科学家,面对星辰大海,自然想要集结一切力量,探索更深远的地外空间,而资产的代言人,更多考虑的则是利润,以及,为追逐利润而需要的社会稳定、鼓吹素材等一切相关事务,对星辰大海本身,

  其实并无半点兴趣。

  事实,最终证明,人类连盖亚表面的矛盾,危机,都难以克服,

  在资产主义笼罩世界的旧时代,又哪里会有足够的资金、技术、时间和意志,去探寻盖亚之外的世界。

  今天的净土,一扫人类文明曾经的阴霾,但是,在探索外太空方面,又能够做到什么样的地步,需要用多长时间,才能真正走出太阳系,进入人类有史以来从未涉足、甚至从未观察过的世界呢。

  和娜塔莎聊了几句,看得出来,两个人对人类今天的航天技术,

  都不太乐观。

  化学火箭,电磁加速设施,净土几十年来的大规模太空活动,都以此为基础,更先进一些的离子、光压乃至核聚变火箭等研究,也取得了一些成果。

  但所有这些手段,目前看来,只能应付太阳系内的航行需要,而无法走得更远。

  即便在太阳系之内,从盖亚到近日轨道的距离,事实上也已经“很近”,如果要从盖亚抵达海王星、甚至在此之外的柯伊伯带,至少五十亿公里的遥远航程,对任何大型航天器而言都是极其困难的。

  迄今为止,早在旧时代末年,人类就曾向太阳系边界,准确地讲,是向海王星轨道之外,发射过若干个长距离探测器。

  但是这种行动,除满足一些人类的好奇心,或强行赋予其意义外,

  并无其他重大的科学研究价值。

  向几十亿公里、几百亿公里之外发射探测器,是一回事,

  真正让人类踏足如此遥远的地外空间,乃至于在那里生活,又是另一回事。

  换句话讲,今天,在盖亚表面的“混沌”中枢,“里世界”中,看起来无所不能、近乎打造了一个人间天堂的净土民众,仍无法摆脱事实上的某种命运。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