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六章 概率_永不下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秒,盖亚上都在进行恒河沙数的DNA拼凑试验,直到今天,拼凑出单细胞生命DNA的概率,仍然无限接近于零。

  呵,“恒河沙数”用在这里,也太渺小,恒河的河床上能有多少沙粒呢,宇宙中所有基本粒子的总数还没有2的80次方。

  至于2的370,000次方……

  一边思考,一边回顾“辛西娅”的公开文献,方然眉头紧锁,他想起了曾在《生物》课上产生的困惑。

  生命,哪怕一个细胞,当真能无中生有,依达尔文的理论而在盖亚中凭空出现吗。

  方然的困惑,虽然他现在还不清楚,正是严肃的反对者用来质疑达尔文进化论的最犀利武器之一。

  生命的从无到有,概率如此渺茫,并非是一句“奇迹”所能敷衍。

  从原始海洋中遍布的有机物分子,到第一个生命,这无中生有的神秘过程,似乎缺少一个关键的环节;最初的生命,有机化合物的堆砌,要么是“死”,要么是“活”,半死不活的中间态何其荒谬,但这也就意味着,从非生命到最初生命的近乎无限远的距离,演化,是在一步之内跨越的。

  一步跨越近乎无限远的距离,怎么想,都觉得完全没可能。

  方然的脑海里,飘过一个惯用的比喻,概率极小的事件大概是怎样呢,好比台风过后,散落一地的零件被拼成波音747客机,当然,这根本不可能,然而套用在生命演化的从无到有上,不可思议的奇迹,却又实实在在的曾经发生过。

  又或者,是达尔文的进化理论……有问题。

  坐在计算机前,手指在鼠标上来回摩挲,有那么一瞬间,方然的确感觉到,自己对进化论的信仰出现了一丝动摇,查尔斯*达尔文的理论,会不会只能解释盖亚的生命演化,而不能解释原始生命的出现呢。

  生命的从无到有,和人的必然衰老,乍看去,两者间似乎连一点关系都没有。

  但方然却不这样认为,直觉的想,既然生命的本质是DNA,那么,弄清楚生命最初是如何出现的,就至关重要。

  ……分裂就是死亡。

  ……生命中最初沾染的特质,是繁衍。

  冥想,思维的火花在跳跃,方然脑海中一下子浮现出无数念头。

  倏忽间,就在思维的海洋里,他似乎察觉到有什么关键的线索一闪而过,待反应过来,想要去捕捉时,却又连一点隐约的残迹都摸不到。

  到底是什么呢,回过神来,理性再度主宰的头脑里,什么也没有。

  方然懊恼的关闭浏览器,长叹一声。

  ……

  一月,冬季的金伯利,被静谧安详的积雪覆盖。

  也是锤炼思维的幽静之处。

  从飘雨的沉思之后,一连好几天,方然的生活节奏依然很有序,只不过,每天一小时的生命科学研究时间,他始终在琢磨阿尔贝*雅卡尔说过的那些话。

  对抗衰老,永不下车,雅卡尔的指点,让方然窥见了一丝门径。

  要明白生命衰老的实质,或者,至少是其表象,详细解读生命的诞生似乎十分必要,但他委实没想到,生命最初的奥秘,“无中生有”,竟然会如此不合常理。

  翻看任何一本生物学教材,原始生命的出现,都是四个步骤:

  从无机物出发,第一步到有机小分子,又到有机聚合物,再到有机结构体,前面的三步,都已得到了验证。

  唯独最后一步……

  有机结构体,到真正的生命体,到底是一番怎样的神乎其技;

  到今天,也没人能说清楚。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