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三、发展瓶颈(上)_城管无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买粮食,资助克里奥佩特拉女王赈济难民,稳定埃及国内局势,还有采购武器装备一支埃及军队……总体收益到目前还是赤字状态……”

  “……qiguài了,怎么会出现这种局面?这完全不符合常理啊!”马彤学姐擦了擦眼镜,困惑地说道,“……我们倾销过去的商品,虽然有一些是华而不实的奢侈品,但也有很多是非常实用的日用品,性价比方面远远要胜过他们从手工作坊里敲打出来的粗陋玩意儿,价钱也不算昂贵,怎么会卖不出去呢?之前在十五世纪东罗马帝国时空和十六世纪中美洲阿兹特克帝国时空的时候,可没遇到过这种麻烦……”

  “……哎,你们几个年轻人啊,在高中里学的中国近代史都还给老师了吗?这样浅显的道理都不懂得!”

  听了马彤的疑问,杨教授先是惊讶地抬头看了她一眼,然后便恨铁不成钢地摇了摇头,转身从桌上拿起一本高中历史教科书,塞到了马彤的手里,“……翻翻这一部分,第一次鸦片战争和第二次鸦片战争之间,中国传统自然经济对洋货倾销的抵抗,再引申类比一下古埃及时空的情况,你就明白这是怎么回事了!”

  “……洋货,倾销……”马彤和王秋把脑袋凑在一起,翻看着早已印象模糊的教科书,喃喃自语着这几个字眼,“……莫非,我们现在遇到的销售瓶颈,也可以理解为古代自然经济对现代工业品倾销的抵抗?”

  “……在我看来,应该就是差不多的道理。”杨教授一脸淡定地答道,“……实事求是地说,想要对一个传统农业社会倾销工业品,源源不断地牟取暴力,如果光是打开一个通商口岸,可是远远不够的你们该不会忘了吧,当初你们在中美洲倾销工业品的时候,也遇到过印第安人手头金银不够的问题……”

  正如杨教授所说,古代社会自给自足的传统自然经济,对外来商品的倾销有着强大的抵抗力。

  十九世纪中期,在鸦片战争结束,《南京条约》签订,清王朝的大门被坚船利炮打开之后,璞鼎查得意洋洋地回到伦敦,在国会上向记者宣称,英国远征军已经为英国的商人在东方打开了一个的市场。这个市场是如此的广阔,只要每个中国人的衬衫后幅多用一英寸布料,兰克夏郡的工厂就要忙碌几十年!

  于是,欣喜若狂的英国商人“一想到和三亿或四亿人开放贸易,大家好像全都发了疯似的”,立即一窝蜂地把各式各样的洋布、洋火(火柴、钟表等工业品运到中国,却完全没考虑中国人的市场需要,也没想过中国老百姓的实际购买力问题……结果,他们自然全都华丽丽地悲剧了。

  当时的中国确实是有着三亿到四亿人的广阔市场,可是这么多人里面,绝大多数都是兜里翻不出几文钱,连吃饱饭都有困难的赤贫农民,对昂贵而又陌生的洋货,又能有着多少购买力呢?至于那些清朝的富人,当时也没有养成喝西洋名酒、抽古巴雪茄、用法国香水的习惯,虽然很多人都对西洋钟表挺感兴趣,但通常只要兜里有一块怀表,家里有一座摆钟就已经够用了,又何必买上一大堆呢?

  因此,鸦片战争之后外国商品输入中国的数量,在一度猛增之后又迅速回落了,大批棉布和火柴积压在仓库里卖不出去,而刀叉和钢琴之类的玩意儿是人问津,让很多英国商人赔掉了裤子……

  而在进入了二十一世纪的现在,类似的商业倾销难题,则被摆在了王秋等人的面前。未完待续……)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