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06 会面马斯克_大时代之2010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两个座位,之后,主办方的人便走下台去,将主场留给了二人。

  之前在台下的时候,周宇杰与马斯克也只是匆匆会面,此刻在数千目光以及无数摄像头之下,周宇杰笑着问道:“马斯克先生,很高兴能够见到你。”

  马斯克点点头笑道:“同样如此,我也在很早以前就听过你的商业故事,你在互联网上真的很有创意,只是我也想不到,你居然也会进入汽车行业,我很好奇,为什么你要进入汽车行业?这个行业并不容易,连苹果至今都没有成功?”

  周宇杰笑了笑说道:“跨行也是正常现象,我很看好汽车行业的发展,苹果没有成功,那是因为他们一直在以做手机的方式来做汽车,如果不是因为这样,能不能成功我不敢保证,但最起码也不会像现在这样,一无是处。”

  马斯克问道:“那周先生认为该怎么做汽车?”

  周宇杰说道:“最基本的一点,那就是汽车必须要自己造,这是一个重工业的行业,想以手机的模式来找代工那是不可能的,太多不可控的因素了,汽车代工这种模式在以前就不存在,是有它的历史原因的,无论是技术含量还是质量要求,汽车都比手机复杂百倍,而且没办法坐到标准化生产模式。”

  虽然在很多因素来看,手机比汽车的科技含量要高,比如芯片,三星与台积电的制造工艺全球独二无三,芯片设计甚至比汽车设计还要复杂,手机其他零部件的加工精度要求也比汽车零部件要高的多。

  但手机都是模块化生产,一部手机一般也只有一百多个模块,代工厂对于供应商的管理相对来说要轻松很多,设备也只是需要轻微的变动就能生产其他手机。

  但汽车就是另外一回事了,一辆汽车上有2万个零部件,这对供应商的管理要求是成百倍的提高,同时也因为零部件库存成本高难储存,汽车公司不得不尽量的实现低库存以及零库存管理模式,这又造成了两万的零部件,任何一个出现质量问题或者物流问题,就会导致主机厂生产停顿,经营难度之高,可想而知。

  加上汽车生产线是很难实现互相取代的,这种情况下,没有哪个代工厂会专门的为一款只有几年寿命的车型来造几十亿的生产线。

  苹果就是习惯了手机电子行业的轻资产模式,想造车,但又不肯投资工厂,在初期还高傲的只与世界前十的车企合作,结果这些车企也没有直接拒绝,硬是拖了几年,把苹果的造车计划拖了一拖再拖。

  后来苹果又想找全球最低级的汽车配件公司来替他代工,但这种投资对于哪怕是世界500强的汽车部件公司也是风险极大的,随后又浪费了几年时间,到了20年代,还是一点进展也没有,而这个时候,特斯拉崛起就不说了,连中国国内无数的造车新势力都已经开始抢占市场了。

  不出意外的话,苹果这辈子也别想在汽车行业混出成绩了。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