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74.进门得花钱_大隋说书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后面赶来的年轻人点头:

  “嗯!纹如水滴,切之如肤,味色略辛……不会错了。确实是楠木。”

  “???”

  柳丁有些懵,正思考着这俩公子哥是干嘛的。

  虽然穿着贵气,可在人家门口跟个狗一样在那嗅来嗅去……冒冒失失的。

  有病吧?

  正想着,可就见那年轻人看了过来:

  “那小厮,我问你,这字,可是此间主人所写?”

  柳丁点头:

  “自是我家先生所书。”

  “先生?”

  听到这个称呼,年轻人又一愣。

  和旁边那少年郎对视了一眼后,想了想,问道:

  “你家先生可是说那《九头案》故事的先生?”

  柳丁再点头:

  “不错。这故事,正是出自我家先生亲身经历。“

  要李臻在这,肯定一巴掌捂住这熊孩子的嘴……

  要亲命了。

  九头十三命的官司,怎么就变成我亲身经历了?

  不过那年轻人却不计较,而是点点头:

  “如此妙人,谦弟,你我定要拜会一番。”

  说完,对柳丁说道:

  “你家先生可在?”

  柳丁点点头:

  “在。”

  “好,还请通传,我兄弟二人仰慕先生其字,欲请教先生一番,不知是否方便?”

  谷/span俩人说话有点文绉绉的。

  可却糊弄不住柳丁。

  先生可是下死命令的。

  进门,得掏钱!

  于是便问道:

  “二位公子可是要进来?”

  “是否方便?”

  “方便肯定是方便的。”

  一边说,柳丁一边掏出了两片竹片:

  “诚惠,二十文。”

  “……?”

  “???”

  这话一开口,俩人一懵。

  那年纪稍大一些的公子下意识的问道:

  “二十文……什么?”

  “茶钱。听故事不要钱,茶水、点心、果干这些,要收钱的。一人十文,俩人二十文。随便吃,随便喝。”

  “……”

  “……”

  听到柳丁的话,兄弟俩对视了一眼。

  眼里有些荒唐。

  想了想,这公子哥扭头对柳丁说道:

  “我兄弟二人诚心拜会,并无他意。”

  柳丁拱手:

  “小的自然不敢编排二位,只是此乃我家先生定的规矩。进门,得掏钱。”

  后面那少年郎无语了,语气荒唐中含着一丝怒气:

  “探讨学问还要花钱?岂有此理,简直有辱斯文!”

  柳丁心说谁要和你探讨学问?

  不就来听故事的么?

  前面白听三天还不够?

  不过表面上肯定不能这么说的,而是按照之前李臻为了防止有人不掏钱而特意教他的借口,正襟危坐的吟诵道:

  “月落乌啼霜满天。”

  “嗯???”

  俩人一愣。

  接着同时眉头都皱了起来。

  月落。

  乌啼。

  霜满天……

  嗯???

  一下子,俩人的眼眸亮了起来。

  这时就听柳丁继续吟诵:

  “江枫渔火对愁眠。”

  好对!

  好诗!

  好词!

  眼巴巴的看着柳丁。

  里外里就一个意思:

  “还有么?”

  柳丁学着李臻那语气温和的模样,用还处在变声期,有些沙哑的声音又甩出来了一句:

  “洛阳河畔寒山客。”

  “……”

  “……”

  兄弟俩人眼睛都直了。

  最后一句呢?

  最后一句是什么?

  这赢时应景的最后一句是什么?

  前面两句“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已经把这首诗的意境拉高到了一种……俩人都自叹弗如的高度。

  孤、寂、美、静、幽。

  好句!

  千古好句。

  后面那句“洛阳河畔寒山客”倒是一般,但肯定是为了对仗工整。

  此诗迎人。

  能写出来前面两句的此间主人绝对不是什么简单之辈!

  后面呢?

  看着目光灼灼的俩人,柳丁忽然手指二人脚下门槛:

  “进门得花钱。”

  “……”

  “……”

  并州(山西、河北)出身的俩人心里同时冒出了一句话:

  “撇恁娘哇……”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